全球碳稅大戰即將開打, 您準備好了嗎?

2023/06/03 歐盟宣布全面性的CBAM延後到2027, 主要的6項重大碳排(如水泥, 鋼, 鋁, 電力…等) 今年10月1日開始徵收碳稅. 然而進口大國, 如美、加、中等, 依然維持2025/01/01 全面開徵碳稅的計畫, 時程表如下:
歐盟要出口到美、加、日、韓、中國, 必需依上述時程, 進行碳盤查. 以避免以最嚴/最糟的條件課碳稅. 身為歐美供應鏈的台灣廠商, 是無法迴避碳盤查的. 2024/2025不做碳盤碳, 將被消失在2026供應鏈名單中.
註: 碳稅不等於關稅. 各國/各區域自訂碳稅是被WTO所允許.

碳盤查需求收集完整一年的碳排細項、單據等. 故2026 是決戰年, 2024 就是備戰期, 2025年內一定要拿到ISO 14064-1 的盤查認証. 才能出ESG永續報告(ESG改善報告書), 才能拿到碳權交易所的門票.

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根基, 中小企業如電子零組件等, 其中的碳排量遠小於6大重碳排產業. 故中小企業更應該積極進行碳盤查以及減碳, 以避免高額碳稅/碳費被加上成本上, 失去競爭力, 失去市場.

路廣大顧問中心是由二位獲得聯合國委託杜克大學SGD認證的發起人所創辦的, 宗旨在推行聯合國的17項地球永續發展計畫. 由其是第13項「氣候變遷」, 為改善全球暖化而發展出的ESG碳;零計劃, 更是我們的重中之重. 推行ESG永續管理, 不但優化產業, 增進企業的競爭力. 更可以大大改善- 地球暖化, 氣候變遷- 等問題. 我們的揭竿吸引更多有志一同的專業人士陸續加入. 期待日益壯大的「路廣大」能為企業及地球找到一條廣大的生路.

聯合國在2004年時提出一份報告 – WHO CARES WINS (誰在乎, 誰贏)中, 提出ESG. E即是Environment環境; S即是Social社會; G 即是Governance公司治理 . 明白指出, 誰在乎 環境, 社會, 公司治理, 誰將贏得市場. 2015 聯合國訂下17項目標. 20年後的今日, 一場碳稅大戰即將開幕, 正驗証WHO CARES WINS (誰在乎, 誰贏).

企業生存法則第一條: 與客戶並肩作戰, 一起ESG.

1. 與客戶並肩作戰
面對全球碳零浪潮, 歐盟CBAM 開出碳稅第一槍, 各國同步跟進. 碳稅徵收的對象的是進口國-即客戶. 路廣大顧問師-戴聖強具有艾法諾ISO14064-1碳盤查主導員,強調「若是對碳中和沒有任何作為,未來會墊高客戶成本以12~15%起跳,經營挑戰變大,註定會被排除於供應鏈之外」、「碳經濟瞬息萬變,企業不做碳盤查,可能面臨一夕倒閉, 或是默默退場」,企業失去競爭力。故誰在乎客戶所在乎的, 才能和客戶一起生存, 共創未來.

2. 啟動「ESG」直達「永續經營」
啟動ESG, 才能加入大廠供應鏈、穩住長期訂單. 更可以獲得銀行團及投資人的信心, 溢注資金, 幫助擴廠. 同時進行數位轉型企業管理, 降低團隊溝通成本, 建立友善的工作環境, 提高獲利. 數位轉型的ESG系統更可以幫助客戶輕鬆管理. 由工作中落實持續減碳及減稅的雙益, 以達到 永續經營的目標.


企業生存法則第二條: 數位轉型

1. ESG數位輔導 + 顧問預約, 雙管齊下
ESG 碳零 -永續減碳- 是何其複雜, 其範圍包括從供應商、本廠到客戶端; 或從原料取得到生命終期的處置. 其執行時期, 從盤查基準年開始, 每年持續盤查, 檢討減碳, 取得認證才能得以降低碳稅衝擊. 更不能因為人員異動而資料流失不連貫. 那將前功盡棄. 故最佳作業模式- 數位學習及管理, 路廣大ESG系統, 以國際規範所建構:
線上學習 + 顧問諮詢
線上文件建立如:盤查報告, 盤查清冊, 永續報告, 歷史資料庫...等.
預約顧問預先盤查評估
申請ISO14064-1, ISO14067...等查證
盤查認證申請服務



2. 精實人力 – 擬AI企業管理系統
提高人才專業, 加速團隊動能.
以AI人工智慧「神經元」運作為藍圖, 首先透過系統的引導, 內建專業知識及SOP, 全面提升各部門之人才專業度.
依共通專業語言溝通 + 即時動態告示版, 加速團隊合作與動能.


系統化溝通提高效益及透明度, 避免部門間空轉.
各部門「神經元」所釋出的訊息, 顯示在以訂單為主軸的即時動態告示版上. 全體以「如期完成訂單, 出貨收款」為每日工作目標.

即時動態告示版 – 如機場即時航班告示版.
依各部門作業, 顯示出其所需要閱覽, 處理, 回覆的欄位及訊息.

加掛系統EMAIL, 結合網頁表單(以避免誤KEY IN) , 達到透明精準溝通, 並將溝通訊息/時間留在系統上, 以便隨時查詢驗證.

公司擴大過程中, 常見不精準溝通, 造成成本增加, 部門空轉, 人力浪費. 唯有透過系統之透明化(Crystalizing Communication), 才能使部門間精準溝通, 迅速處理工作. 避免不必要的內耗空轉及實質損失.

創造公司獲利成長, 降低風險損失.
如同敏捷管理的所強調: 「在有限時間內, 創造最高商業價值」. 透過系統, 滾動式的檢討改善, 適時提出重要訊息, 做出正確判斷及決策. 不斷的優化團隊合作, 以應對快速的外在變化, 產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, 快速完成交易. 即有效的降低成本及掌控風險. 創造公司的持續獲利與成長.